政策文件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
  • 发布人:
  • 时间:2022-10-21
  • 浏览次数:0次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弘扬“支部建在连上”光荣传统,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有关党内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

第三条 党支部工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守党章,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三)坚持践行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组织引领党员、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党员、群众的主心骨。

(四)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严肃党的纪律,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增强生机活力。

(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第二章 组织设置

第四条 党支部设置一般以单位、区域为主,以单独组建为主要方式。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连(中)队以及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支部。

党支部党员人数一般不超过50人。

第五条 结合实际创新党支部设置形式,使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规模较大、跨区域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市场、商业街区、商务楼宇等,符合条件的,应当成立党支部。

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单位,应当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原则,成立联合党支部。联合党支部覆盖单位一般不超过5个。

为期6个月以上的工程、工作项目等,符合条件的,应当成立党支部。

流动党员较多,工作地或者居住地相对固定集中,应当由流出地党组织商流入地党组织,依托园区、商会、行业协会、驻外地办事机构等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

第六条 党支部的成立,一般由基层单位提出申请,所在乡镇(街道)或者单位基层党委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并批复,批复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月。

基层党委审批同意后,基层单位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支部委员会或者不设委员会的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批复和选举结果由基层党委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

根据工作需要,上级党委可以直接作出在基层单位成立党支部的决定。

第七条 对因党员人数或者所在单位、区域等发生变化,不再符合设立条件的党支部,上级党组织应当及时予以调整或者撤销。

党支部的调整和撤销,一般由党支部报所在乡镇(街道)或者单位基层党委批准,也可以由所在乡镇(街道)或者单位基层党委直接作出决定,并报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

第八条 为执行某项任务临时组建的机构,党员组织关系不转接的,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以成立临时党支部。

临时党支部主要组织党员开展政治学习,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等,一般不发展党员、处分处置党员,不收缴党费,不选举党代表大会代表和进行换届。

临时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和委员由批准其成立的党组织指定。

临时组建的机构撤销后,临时党支部自然撤销。

第三章 基本任务

第九条 党支部的基本任务是:

(一)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及本党支部的决议。讨论决定或者参与决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重要事项,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组织群众,努力完成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

(二)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

(三)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突出政治教育,提高党员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关怀帮扶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做好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依规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

(四)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了解群众诉求,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领导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等群团组织,支持它们依照各自章程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五)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程序、严肃纪律,发展政治品质纯洁的党员。发现、培养和推荐党员、群众中间的优秀人才。

(六)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国家的财政经济法规和人事制度,不得侵占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

(七)实事求是对党的建设、党的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及时向上级党组织报告重要情况。教育党员、群众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坚决同各种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

(八)按照规定,向党员、群众通报党的工作情况,公开党内有关事务。

第十条 不同领域党支部结合实际,分别承担各自不同的重点任务:

(一)村党支部,全面领导隶属本村的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工作,组织带领农民群众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领导村级治理,建设和谐美丽乡村。贫困村党支部应当动员和带领群众,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社区党支部,全面领导隶属本社区的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围绕巩固党在城市执政基础、增进群众福祉开展工作,领导基层社会治理,组织整合辖区资源,服务社区群众、维护和谐稳定、建设美好家园。

(三)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的党支部,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按规定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服务改革发展、凝聚职工群众、建设企业文化,创造一流业绩。

(四)高校中的党支部,保证监督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证教学科研管理各项任务完成。

(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支部,引导和监督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依法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建设企业先进文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六)社会组织中的党支部,引导和监督社会组织依法执业、诚信从业,教育引导职工群众增强政治认同,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承担社会责任。

(七)事业单位中的党支部,保证监督改革发展正确方向,参与重要决策,服务人才成长,促进事业发展。事业单位中发挥领导作用的党支部,对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作出决定。

(八)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的党支部,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开展工作,发挥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作用,协助本部门行政负责人完成任务、改进工作。

(九)流动党员党支部,组织流动党员开展政治学习,过好组织生活,进行民主评议,引导党员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充分发挥作用。对组织关系不在本党支部的流动党员民主评议等情况,应当通报其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

(十)离退休干部职工党支部,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根据党员实际情况,组织参加学习,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听取意见建议,引导他们结合自身实际发挥作用。

第四章 工作机制

第十一条 党支部党员大会是党支部的议事决策机构,由全体党员参加,一般每季度召开1次。

党支部党员大会的职权是:听取和审查党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按照规定开展党支部选举工作,推荐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候选人,选举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讨论和表决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延长预备期或者取消预备党员资格;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表扬、组织处置和纪律处分;决定其他重要事项。

村、社区重要事项以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必须经过党支部党员大会讨论。

党支部党员大会议题提交表决前,应当经过充分讨论。表决必须有半数以上有表决权的党员到会方可进行,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的半数为通过。

第十二条 党支部委员会是党支部日常工作的领导机构。

党支部委员会会议一般每月召开1次,根据需要可以随时召开,对党支部重要工作进行讨论、作出决定等。党支部委员会会议须有半数以上委员到会方可进行。重要事项提交党员大会决定前,一般应当经党支部委员会会议讨论。

第十三条 党员人数较多或者党员工作地、居住地比较分散的党支部,按照便于组织开展活动原则,应当划分若干党小组,并设立党小组组长。党小组组长由党支部指定,也可以由所在党小组党员推荐产生。

党小组主要落实党支部工作要求,完成党支部安排的任务。

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开1次,组织党员参加政治学习、谈心谈话、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

第十四条 党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会议由党支部书记召集并主持。书记不能参加会议的,可以委托副书记或者委员召集并主持。党小组会由党小组组长召集并主持。

第五章 组织生活

第十五条 党支部应当严格执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经常、认真、严肃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带头参加所在党支部或者党小组组织生活。

第十六条 党支部应当组织党员按期参加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定期召开党支部委员会会议。

“三会一课”应当突出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以“两学一做”为主要内容,结合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确定主题和具体方式,做到形式多样、氛围庄重。

党课应当针对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回应普遍关心的问题,注重身边人讲身边事,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定期为基层党员讲党课,党委(党组)书记每年至少讲1次党课。

党支部每月相对固定1天开展主题党日,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过组织生活、进行民主议事和志愿服务等。主题党日开展前,党支部应当认真研究确定主题和内容;开展后,应当抓好议定事项的组织落实。

对经党组织同意可以不转接组织关系的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可以将其纳入一个党支部或者党小组,参加组织生活。

第十七条 党支部每年至少召开1次组织生活会,一般安排在第四季度,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组织生活会一般以党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会议或者党小组会形式召开。

组织生活会应当确定主题,会前认真学习,谈心谈话,听取意见;会上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明确整改方向;会后制定整改措施,逐一整改落实。

第十八条 党支部一般每年开展1次民主评议党员,组织党员对照合格党员标准、对照入党誓词,联系个人实际进行党性分析。

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按照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民主测评的程序,组织党员进行评议。党员人数较多的党支部,个人自评和党员互评可以在党小组范围内进行。党支部委员会会议或者党员大会根据评议情况和党员日常表现情况,提出评定意见。

民主评议党员可以结合组织生活会一并进行。

第十九条 党支部应当经常开展谈心谈话。党支部委员之间、党支部委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每年谈心谈话一般不少于1次。谈心谈话应当坦诚相见、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帮助提高。

党支部应当注重分析党员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对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和出现重大困难、身心健康存在突出问题等情况的党员,党支部书记应当帮助做好心理疏导;对受到处分处置以及有不良反映的党员,党支部书记应当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第六章 党支部委员会建设

第二十条 有正式党员7人以上的党支部,应当设立党支部委员会。党支部委员会由3至5人组成,一般不超过7人。

党支部委员会设书记和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等,必要时可以设1名副书记。

正式党员不足7人的党支部,设1名书记,必要时可以设1名副书记。

第二十一条 村、社区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5年,其他基层单位党支部委员会一般每届任期3年。

党支部委员会由党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副书记一般由党支部委员会会议选举产生,不设委员会的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由党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选出的党支部委员,报上级党组织备案;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委员出现空缺,应当及时进行补选。确有必要时,上级党组织可以指派党支部书记或者副书记。

建立健全党支部按期换届提醒督促机制。根据党组织隶属关系和干部管理权限,上级党组织对任期届满的党支部,一般提前6个月以发函或者电话通知等形式,提醒做好换届准备。对需要延期或者提前换届的,应当认真审核、从严把关,延长或者提前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

第二十二条 党支部书记主持党支部全面工作,督促党支部其他委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抓好党支部委员会自身建设,向党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和上级党组织报告工作。

党支部副书记协助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党支部其他委员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第二十三条 党支部书记应当具备良好政治素质,热爱党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和群众工作本领,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党员、群众中有较高威信,一般应当具有1年以上党龄。

第二十四条 上级党组织应当结合不同领域实际,突出政治标准,按照组织程序,采取多种方式,选拔符合条件的优秀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

村、社区应当注重从带富能力强的村民、复员退伍军人、经商务工人员、乡村教师、乡村医生、社会工作者、大学生村官、退休干部职工等群体中选拔党支部书记。对没有合适人选的,上级党组织可以跨地域或者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派党支部书记。根据工作需要,上级党组织可以选派优秀干部到村、社区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指导、帮助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主要承担建强党支部、推动中心工作、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等职责任务。符合条件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可以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主任。

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党支部书记一般由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也可以由本部门本单位其他负责人担任。根据工作需要,上级党组织可以选派党员干部担任专职党支部书记。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一般从管理层中选任党支部书记,应当注重从业务骨干中选拔党支部书记。没有合适人选的,可以由上级党组织选派党支部书记。

加强党支部书记后备队伍建设,注意发现优秀党员作为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培养,建立村、社区等领域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库。

第二十五条 上级党组织应当经常对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和其他委员进行培训。

党支部书记培训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对新任党支部书记应当进行任职培训。中央组织部组织开展党支部书记示范培训,地方、行业、系统一般根据党组织隶属关系,分层分类开展党支部书记全员轮训。党支部书记每年应当至少参加1次县级以上党组织举办的集中轮训。注意统筹安排,防止频繁参训,确保党支部书记做好日常工作。

对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和其他委员的培训应当突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基本知识及党务工作基本要求,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规党纪等内容。注重发挥优秀党支部书记传帮带作用。

第二十六条 注重从优秀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中选拔乡镇和街道领导干部,考录公务员和招聘事业单位人员。

培养树立党支部书记先进典型,对优秀党支部书记给予表彰表扬。

第二十七条 党支部委员会成员应当自觉接受上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监督,加强互相监督。

党支部书记每年应当向上级党组织和党支部党员大会述职,接受评议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八条 建立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工作机制。对不适宜担任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和委员职务的,上级党组织应当及时作出调整。对存在换届选举拉票贿选、宗族宗教和黑恶势力干扰渗透等问题的,上级党组织应当及时严肃处理。

第七章 领导和保障

第二十九条 各级党委(党组)应当把党支部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定期研究讨论、加强领导指导,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县级党委每年至少专题研究1次党支部建设工作。

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应当带头建立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现和解决问题,总结推广经验。

第三十条 党委组织部门应当经常对党支部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加强分类指导和督促检查,扩大先进党支部增量,提升中间党支部水平,整顿后进党支部。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基层党委一般应当配备专兼职组织员,加强对党支部建设的具体指导。

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应当注意通过党支部了解掌握党员干部日常表现,干部考察应当听取考察对象所在党支部的意见。

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纳入县级党委组织部备案管理。

第三十一条 村、社区党支部工作纳入县级党委巡察监督工作内容。

第三十二条 抓党支部建设情况应当列入各级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判其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情况的重要依据。对抓党支部建设不力、各项工作不落实的,上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应当进行约谈。对党支部建设出现严重问题,党员、群众反映强烈的,应当按照规定严肃问责。

第三十三条 各级党组织应当为党支部开展工作提供必要条件,给予经费保障。增强村、社区党支部运转经费保障能力,落实村、社区党支部书记报酬待遇,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建立正常增长机制。给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支部工作经费支持。加强村、社区和园区等领域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积极运用现代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充分发挥办公议事、开展党的活动、提供便民服务等综合功能。

县级以上党委管理的党费每年应当按照一定比例下拨到党支部,重点支持贫困村党支部、困难国有企业党支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支部、流动党员党支部、离退休干部职工党支部等开展党的活动。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村、社区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按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十五条 中央军事委员会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相关规定。

第三十六条 本条例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条例自2018年10月28日起施行。其他有关党支部的规定与本条例不一致的,按照本条例执行。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 发布人:
  • 时间:2022-09-08
  • 浏览次数:0次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李晓红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强化,工程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为脱贫攻坚、科技抗疫、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当前,我国科技实力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早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深刻认识和理解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内涵

  创新强则国运昌,创新弱则国运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在伟大复兴征程中对科技创新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自立自强,是党和国家主动求变识变应变、因时因势而动的战略选择,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

  科技自立自强,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要求。2021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回顾近现代发展史,世界强国无一不是科技强国,科技自立则家国屹立,科技自强则民族免遭外辱。可以说,科技自立自强是强国的标志,是应对大变局的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察大势、谋全局,作出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战略判断。大变局下,国际形势、格局风云变幻,国内发展日新月异,机遇与挑战并存,时代变迁、民族复兴无比迫切地呼唤科技自立自强。这体现在国内供需两侧变革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体现在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的情况更为凸显,体现在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需要更多科技领跑的支撑。“十四五”开好局,逐梦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占据时代变迁的主动,必须坚定走科技自立自强这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加快我国科技强国的建设步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调动全社会科技创新力量,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取得新突破,载人航天、北斗工程、探月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科技成就捷报频传。图为2016年6月22日,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承载着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与搭载载荷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驶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宿东/摄

  新型举国体制,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保障和强大政治优势。2020年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要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世界主要大国在不同时期均采用过不同形式,集中全国优质资源、举全国之力进行过科技创新攻关。作为后发国家,我国在诸多领域起步晚、底子薄,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得益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所蕴含的强大政治优势,我国在科技创新上奋起直追,取得一系列举世瞩目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调动全社会科技创新力量,取得了载人航天、北斗工程、探月工程等重大成就。新发展阶段下,我国科技创新面临更为复杂的外部环境、更为迫切的内部需求。这需要既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又因时而变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打造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型举国体制。既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又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让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新型举国体制是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保障和核心武器,有利于我国调动创新资源集中攻关,加快科技补短板、扬长项,破解卡脖子,练就“杀手锏”,加快筑牢国家安全的科技堤坝。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引领核心。一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是科技事业持续发展、乘风破浪的中流砥柱。回顾近现代发展史,大国博弈的重心之一就是科技竞争,科技竞争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不同组织形式的战略科技力量进行布局和比拼。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拥有强大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科技创新竞争中稳住阵脚、打好持久战,形成源源不断的内生性、体系性创新力量。可以说,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就是抓住了科技强国建设的“牛鼻子”。尤其着眼于我国复杂的外部环境,诸多领域存在卡脖子的情况,更需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冲锋陷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尽早取得突破”。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将继续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大贡献,产出大成果,加快实现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提升。

  “四个需要”和“四个面向”,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科技自立自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举旗定向。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四个需要”和“四个面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和前进方向作出的重大论断,为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一个时期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更为科技创新和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迎来难得历史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虽然我们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但大挑战也意味着涤旧生新的大机遇。一方面,方兴未艾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是我国真正意义上完整参与并在局部领域实现引领的科技革命。近代以来,我国曾多次错失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良机,逐渐由领先变为落后。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领域的原创突破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更多创新源泉,为我们自主创新、自立自强提供了丰厚的科技土壤。另一方面,全球力量对比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传统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日益成为全球高端生产要素和科技创新要素转移的重要目的地。尽管美国意图实现“科技脱钩”,但在广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对合作需求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国际科技合作的新空间正不断拓展,更加多元化的开放局面正在形成。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一次“突击检验”,是我国新型举国体制的一次“大练兵”,客观上为加速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契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疗、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这个过程中,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取得突破,许多高科技产品直接作用于疫情防控,大量科技手段用于复工复产,我国科技水平得到充分验证。更重要的是,卫生防疫组织协调、制度重塑、科技应用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新之举,部分束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瓶颈被打破并固化为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进一步凸显,科研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这既坚定了我们在党的领导下迎难而上、敢于“啃硬骨头”的信心,也为如何在新形势下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积累了宝贵经验。与此同时,我们积极推动开展疫苗、药物、检测试剂等领域国际合作,及时分享抗疫科研成果,向世界彰显了中国科技创新日益增长的国际引领力。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一次“突击检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疗、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图为中国工程院和清华大学抗疫项目共同资助完成的抗疫“轻骑兵”——配有咽拭子自动采样机械手和全集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芯片系统的“车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移动实验室”。 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供图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显著,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坚实基础。一是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十三五”时期,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21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长到2.23%,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第29位升至第14位。科技创新量质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二是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取得新突破,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量子信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北斗导航全球组网,天问一号迈向火星,嫦娥五号揽月而归,奋斗者号遨游深海……一系列重大工程科技成就捷报频传。科技与经济社会融合的广度、深度不断增强,关键领域的科技新突破,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三是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创新活力不断增强。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改革主体架构基本建立,计划管理、成果转化、资源共享、评价奖励、收入分配等改革取得实质进展。科技领域存在的多年来一直想解决但没有能解决的诸多难题取得了实质性突破。科技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涌现,创新活力不断被激发。四是我国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日益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重要的一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一步深入参与全球科技治理,主动发起全球性创新议题,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稳步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深入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科技开放合作格局基本形成,科技创新的全球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全面提高,对世界科技创新贡献率大幅提升。

  “十三五”时期,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与广阔的应用场景交汇融合,显著提升我国装备制造水平,持续完善交通运输体系,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支撑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图为国产C919客机在进行动态展示。 中国工程院供图

  这些新成果的取得,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广大科研工作者躬行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体现。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在视野格局、创新能力、资源配置、体制政策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之处,还需要进一步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

  三、系统提升创新能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加强创新驱动系统能力整合,不断破解制约国家创新整体效能的梗阻,激发更强大创新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全球视野和长远眼光,进一步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当前,科技创新碎片化、创新主体各自为战的局面依然存在,迫切需要用系统思维整合创新力量。为此,要进一步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坚持系统观念、全球视野和长远眼光,统筹推动各领域、各行业、各地区、各机构的科技创新及治理工作;坚持“四个面向”,推进科技力量优化组合,协调教育、科研、产业、贸易、金融、军地等各方力量共同行动,构建目标一致、有机融合、共生共荣的科技创新体系。同时,要坚持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科学决策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强化战略咨询支撑国家工程科技战略决策能力的提升。

  把握科技发展趋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集中精锐,对基础性、战略性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展开攻关。进一步加强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趋势的研判,超前谋划部署,推动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长期稳定的制度性资源保障;强化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强化工程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中精锐打好科技攻关主动仗;优化国际科技创新基地的统筹布局,打造体系化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通过财税金融政策创新等,激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坚持人才引领,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队伍。深化院士制度改革,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发挥院士引领学术风气和社会风尚的“头雁”作用,调动和充分尊重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精神。积极探索健全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引才路径,关心、爱护青年人才,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铺路搭桥,为青年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进一步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打通科技到经济“最后一公里”。深化院地合作机制,积极参与区域创新下的科技合作,不断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打通教、产、学、研、用之间的堵点;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资金、技术、应用、市场等要素对接,努力解决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问题;推动建立各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技术交易市场,完善和健全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放管服”,激发创新链各环节主体的积极性。

  以全球视野谋划推动科技创新,主动谋划和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深度参与国际科技治理。主动布局和利用国际创新资源,推动更开放、包容、务实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全面提升科技合作层次和水平,构建全面融合的科技合作伙伴关系网络。瞄准国内外科技创新优势领域,重点推动与国外科技机构和智库的精准交流合作,携手各国专家共同探讨应对未来发展、气候变化、人类健康、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人类共同挑战。积极参与国际科技治理,构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全面提升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

作者: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 国 家 发展的战略支撑
  • 发布人:
  • 时间:2022-09-08
  • 浏览次数:0次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 发展的战略支撑

侯建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把舵领航。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 国 家 发展的战略支撑”,既强调立足当前的现实性、紧迫性,也体现着眼长远的前瞻性、战略性,为我国科技事业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自觉担负起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使命。

  一、深刻领会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这个第一动力,都更加需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形成强大的科技实力,既是关键之举,也是决胜之要。

  科技自立自强是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经过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的不懈奋斗,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进入新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就是要乘势而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达到瓶颈,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紧迫性日益凸显。只有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科技创新整体能力和水平实现质的跃升,才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制高点,有效解决事关国家全局的现实迫切需求和长远战略需求,引领和带动经济社会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是我们党在长期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基础上,主动应对国际竞争格局新变化、新挑战,准确把握我国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出的重大战略,是新时代我国创新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战略任务。

  科技自立自强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新发展理念系统回答了关于新时代我国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和全面贯彻的基本方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好发展动力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人与自然不协调不和谐等问题,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这些都需要依靠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保障。比如,建设健康中国,保障人民生命健康,迫切需要更多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创新突破;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迫切需要更多资源生态环境、清洁高效能源等绿色科技领域的创新突破。此外,科学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大大促进优质公共资源的开放共享,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于2020年1月通过国家验收。“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投入运行以来已取得发现逾240颗脉冲星等一系列重大科学成果。2021年4月,“中国天眼”将对全球科学界开放使用。 中国科学院供图

  科技自立自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特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最根本的是要依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个战略基点,一方面通过加快突破产业技术瓶颈,打通堵点、补齐短板,保障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全面安全可控,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科技支撑;另一方面,通过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和开展全球竞争合作中,塑造更多新优势,掌握更大主动权。比如,在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从主要依靠引进、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再到自主创新的发展过程。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逆全球化趋势,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产业和技术进行全方位打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生局部断裂。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不仅要加速“国产替代”,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主要领域全面实现自主国产可控;更要勇于跨越跟踪式创新,突破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国产化”的去“化”进程,重塑产业链、供应链竞争格局,不断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二、准确把握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要求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事关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要坚持系统观念、树牢底线思维,在战略上做好前瞻性谋划,明确战略方向和路径选择,统筹确定近中远期重大科技任务部署;在战术上要坚持求真务实,充分认识我国的客观实际和发展基础,找准重点关键,制定针对性策略,强化优势长板,狠抓基础短板,一体化推进部署。

  遵循科学技术发展规律,树立质量和效率优先的科技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我国科技创新目前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大而不强、质量效率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必须强化高质量、高效率科技创新,下决心挤掉低水平重复、低效率产出的水分和泡沫,把科技创新的规模优势更好更快地转化为质量优势。当前,科学、技术、工程各领域相互交叉渗透、深度融合发展的趋势正在加速演进。早在20世纪50年代,钱学森同志曾提出“技术科学”思想,认为不断改进生产方法“需要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三者齐头并进,相互影响,相互提携,决不能有一面偏废”。我们要自觉遵循这一规律,破除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试验发展的线性思维模式,打破科技创新活动组织中的封闭与割裂,使科技创新建立在更加坚实的质量和效率基础之上,构建适应科技发展规律、能够有力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模式。

  加强基础研究和“无人区”前沿探索,强化原始创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建立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深厚根基上,要把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两条腿走路”,既瞄准科技前沿的重大科学问题,更要从卡脖子问题清单和国家重大需求中提炼和找准基础科学问题,以应用倒逼基础研究,以基础研究支撑应用,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供知识和技术基础。同时,要强化原创引领导向,支持和激励科研人员增强创新自信,改变长期跟踪、追赶的科研惯性,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挑战科学和技术难题,“宁要光荣的失败,也不要平庸的成功”,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努力提出新理论、开辟新方向,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持久丰沛的创新源泉。

  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既着力解决“燃眉之急”,也努力消除“心腹之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目前,我国很多关键领域和产业核心技术严重依赖进口,如高端芯片、操作系统、高端光刻机、高档数控机床、高端仪器装备、关键基础材料等,一旦受到管制断供,就会面临生存困境。对这些“燃眉之急”,应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迅速集中优势力量,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打通关键领域技术的堵点、断点,努力实现技术体系自主可控,有效解决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严重威胁。同时,针对事关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心腹之患”,如能源安全、种业安全、生物安全等,要未雨绸缪,下好“先手棋”,加快部署实施一批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科技任务,积极组织开展变革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努力在重大战略领域建立科技优势,在全球创新链条中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未来彻底解决卡脖子问题提供战略性技术储备。

  转变人才观念,强化价值导向,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目前,我国已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创新人才队伍,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480万人年以上,但高水平人才不足、结构不合理、评价制度不科学、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依然突出。人才的本质在“能”和“绩”上,只要能作出突出贡献者都应是人才。要从根本上转变人才观念,树立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大人才观,让各类人才都能施展才干、脱颖而出。深化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强化质量、贡献、绩效的价值导向,在人才培养引进、发现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下更大功夫,营造风清气正、安心致研的优良创新生态。抓住和用好当前有利窗口期,广开渠道、多措并举,加快引进和吸引一批战略科学家和“高精尖缺”关键人才,重视和加强应用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为科技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优秀青年人才搭建更大创新舞台、拓展更大发展空间。加强基础教育,注重培养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投身科技创新事业,为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提供高水平、可持续的人才支撑。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构建高效能国家创新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自主创新,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当前,我国科技体制中依然存在分散、重复、低效等突出问题,影响了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合作创新、协同创新的前提是合理有序分工。要进一步明确国家创新体系各单元的功能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和打乱仗。统筹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研发机构力量,加快构建分工合理、梯次接续、协同有序的创新体系,形成优质创新力量集聚引领、重点区域辐射带动的协同创新效应。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畅通创新链、产业链,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潜力,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战略支撑。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大政治和组织保证。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主动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武装科研人员头脑、指导科技创新实践、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认真总结党领导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更好地指导和促进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做到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的巨大力量。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研作风和学风建设,教育和激励科研人员坚守初心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主动担负起时代和历史赋予的科技自立自强使命。

  开展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揭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机理,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对推动青藏高原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图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利用现代化高新技术装备开展科学考察工作。 中国科学院供图

  三、积极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骨干引领作用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关键途径。回顾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历程,我们之所以能够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用短短70余年的时间,就取得“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与探月、北斗导航、载人深潜、量子科技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打造了一支党领导下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发挥不可替代的核心骨干和引领带动作用。面对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要求,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必须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更加勇于担当作为,切实发挥好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作用。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攻坚克难。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敢于担当、快速响应、冲锋在前、能打硬仗,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职责所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充分发挥建制化、体系化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着力解决一批影响和制约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重大科技问题。比如,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黑土地保护重大战略任务,近期中国科学院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合作,紧急动员、迅速整合全院农业科技创新和相关高新技术研发力量,组织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努力为黑土地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科学院正在发挥建制化、体系化优势,联合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组织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以科技支撑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图为2021年3月9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农机团队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为四平东风农机公司免耕播种机提供智能化升级技术支持,指导开展春耕备耕。 中国科学院供图

  面向国家长远发展筑牢科技根基。从近代历史看,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以高水平国家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作为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骨干,为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提供强大基石和关键支柱。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现代化国家,必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加快打造一批高水平国家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建制化、定向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为主,在原始创新和学科体系建设中填补空白、开疆拓土。合理布局、统筹建设一批集聚集约、开放共享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学数据中心等国际一流创新平台,加快打造一批国之重器,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条件支撑。

  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持续引领带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科技体制改革中起着龙头带动和引领示范作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主要依靠政策驱动,激发和释放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在深化改革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阶段,主要依靠增量资源驱动,改善科研条件,提升创新能力。当前,科技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更多强化责任和使命驱动,坚持刀刃向内,聚焦主责主业,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将改革的重心放在聚焦重点、内涵发展、做强长板上来,紧扣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难点问题、关键环节,大胆改革、积极探索,持续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巩固和强化核心竞争力,引领带动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深化。

  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7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与祖国同行、与科学共进,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面向未来,中国科学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要求,恪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定位,知重负重、勇于担当,作为科技“国家队”,始终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把精锐力量整合集结到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来,勇立改革潮头,勇攀科技高峰,努力在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中作出更大创新贡献。

作者: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矢志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 发布人:
  • 时间:2022-09-08
  • 浏览次数:0次

矢志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王志刚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的历史性变革与成就,科学提出了“六个坚持”的宝贵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对实现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作出了重点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是一篇具有战略高度、全局视野、历史纵深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重要理论文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担当科技自立自强的光荣使命,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增强“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政治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科技创新进行了全局谋划和系统部署,对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的新境界,开辟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新境界,开辟了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新境界,为建设科技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刻领会党对科技事业全面领导是我国科技创新的最大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政治保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始终牢牢把握我国科技创新正确方向,在科技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巨大的改革勇气,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从党的十八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科技事业发展全局,对科技创新的谋划部署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建立完善了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把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体现在科技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这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

  深刻领会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战略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重大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对“什么是生产力”以及“如何发展生产力”作出了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动力机制演变规律的准确把握。从“科学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展的重大飞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战略支撑。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始终牢牢把握我国科技创新正确方向,在科技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2020年6月,我国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成功,标志着我国卫星导航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朝着服务全球的目标全速推进。2020年9月18日,“航天放飞中国梦”航天科普展暨中国航天成就展在福州举行,图为展出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模型。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深刻领会自主创新和科技自立自强是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科技自立自强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一脉相承,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与时俱进的最新要求。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当前国际科技博弈日趋激烈,世界主要创新大国纷纷加大前沿科技布局,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确保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科技自立自强是抓住重大战略机遇、应对风险挑战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只有矢志不移自主创新,才能形成应对风险挑战的抗压能力、对冲能力和反制能力;只有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深刻领会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科技改革发展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多方面调整,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就是要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科技体制改革主体架构已经确立,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必须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创新蕴藏的巨大潜能,让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深刻领会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的战略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科技创新本质是人的创造性活动,人才资源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没有强大的人才队伍作后盾,科技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建设科技强国必须要有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当前我国更多科技领域从跟跑转向并跑和领跑,取得了一批举世瞩目的重大科技成果,这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拼搏奋斗、勇攀高峰的结果。在迈向创新型国家前列、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新征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完善科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深刻领会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的战略考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是辩证统一关系,开放合作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应有之义,而科技自立自强是能够平等合作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既是科技开放合作的参与者、受益者,也是贡献者、推动者,中国的科技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科技进步也越来越需要中国。面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卫生健康等人类共同的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我国的科技创新从来都不是封闭式的创新,今后也不会关起门来自己搞创新,必须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学习借鉴更多国际先进经验,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在应对全球性挑战中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二、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决定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展开,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迈出重大步伐,重大科技任务有序实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创新实力整体提升。“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44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长到2.40%。基础研究经费增长近一倍,2020年达到1504亿元。2020年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超过2.8万亿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4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2021年2月1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航天科研人员庆祝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环绕火星成功。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坚持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注重“从0到1”的原创导向,在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实现“后发先至”,抢占尖端技术竞争制高点。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嫦娥四号”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天问一号”抵达火星,C919首飞成功,“奋斗者”号完成万米载人深潜,“雪龙二号”首航南极,悟空、墨子、碳卫星等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磁约束核聚变大科学装置多项实验取得突破,散裂中子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等建成使用,有力彰显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科技有力激发经济和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紧紧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布局“补短板”和“建长板”并重的创新链。移动通信、油气开发、核电等科技重大专项成果支持新兴产业快速发展,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蓬勃兴起。新型显示产业技术和规模全球领先,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下线,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21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69家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中企业占76.4%,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企业占65%。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的对接渠道更加顺畅,科创板上市企业超230家,总市值超3万亿元。

  科技创新支撑民生改善能力明显增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推出更多惠及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新药创制、重大传染病防治等重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癌症、白血病、耐药菌防治等领域打破国外专利药垄断,多项高端医疗装备加速国产化。以“任务式指挥”成体系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7天内分离出新冠病毒毒株,14天完成核酸检测试剂研发和审批上市,目前4款疫苗已附条件上市,为全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出科技贡献。85万名科技特派员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实现对建档立卡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为决胜脱贫攻坚贡献科技力量。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攻关,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系统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科技资源统筹配置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不断优化。开展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推进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和“绿色通道”试点,加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健全成果转化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完善分类评价机制,突出国家使命导向,出台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硬措施”。构建科技大监督格局,加强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体系建设,严肃查处一批科研不端行为,及时向社会公开通报,推动科技界作风学风转变。

  科技人才队伍量质齐增。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从2015年376万人年增长到480万人年以上,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不断涌现。在重大科研攻关中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依托重大创新基地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改进完善院士制度,院士队伍年龄和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试点,为科研人员减负。实施统一的外国人才来华工作许可和外国人才签证制度,开展外国高端人才服务“一卡通”试点。

  科技开放合作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政府间科技合作稳步发展,与多个国家建立创新对话机制,深入实施科技合作伙伴计划。围绕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强气候变化、空间、健康、能源、农业等国际科技合作。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等大科学工程。“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成效明显,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4项行动取得丰硕成果。深入推进内地与港澳的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前沿类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基金项目向港澳开放。

  三、强化科技自立自强的行动自觉,全面开启建设科技强国新征程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强化科技的战略支撑地位,新形势下的科技工作必须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方向,以加快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以科技强国建设有力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和全国科技界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完善党对科技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确保科技工作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加强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研究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统筹国家急迫和长远需求,加强科技创新系统规划布局,建立“顶层目标牵引、重大任务带动、基础能力支撑”的国家科技组织模式,推动科技创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协同化,强化跨部门、跨学科、跨军民、跨央地整合优势资源和力量,构建更加系统、完备、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组建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以国家使命和创新绩效为导向推动现代科研院所改革。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实行“揭榜挂帅”等机制,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项目,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高地。

  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创能力。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继续坚持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并重,优化基础研究布局,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底层技术。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强化对冷门学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建立非共识项目和颠覆性技术的支持机制,完善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特点的科研评价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支撑民生改善能力明显增强。以“任务式指挥”成体系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目前4款疫苗已附条件上市。图为2020年12月25日,工作人员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分包装车间内检查产品包装质量。该疫苗已于2020年12月30日获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 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摄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启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推动改革向提升体系化能力、增强体制应变能力转变。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宏观统筹和重大任务组织实施能力,把更多精力聚焦到定战略、定政策和创造优良科研环境、搞好创新服务上来,进一步完善科技评价机制,加快推动科技界作风学风转变。

  造就更多高水平科技人才。完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发现机制,在重大科技攻关实践中培育锻炼人才,试点基于信任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鼓励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加大人才投入,优化人才布局,构建完备的人才梯次结构。完善国际化人才制度和科研环境,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度体系。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鼓励支持各国科学家共同开展研究。

  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新时代科技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科技工作新的气象,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作者: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擘画
  • 发布人:
  • 时间:2022-09-08
  • 浏览次数:0次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擘画

《求是》杂志编辑部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清楚地表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科技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2018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隆重召开,这是我国科技界的一次盛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分析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对推动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作出重要部署。

  《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一文,是习近平总书记这次重要讲话的一部分,主要围绕推进新时代科技创新,从5个方面作出重点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第一,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第二,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

  第四,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五,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对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在“十四五”开局起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启航之际,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这篇重要文章,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必将进一步激发全党全国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奋斗热情,更广泛地动员和凝聚起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为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021年2月初,在牛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赴贵州考察调研。总书记通过视频察看“中国天眼”现场,殷切嘱托广大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加快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在一些领域要保持领跑优势,为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像这样每年在春节前夕看望科技工作者,已是总书记的工作惯例。一次次的亲切交流和关怀勉励,传递的是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厚望。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在《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宽广的全球视野,放眼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风起云涌的态势,深刻洞察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变革和重大影响,开宗明义指出,“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着陆,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图为2021年2月27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拍摄的月球样品001号。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察势者明,趋势者智。”这是挺立时代潮头、把握时代脉搏,长期密切跟踪关注科技创新发展最前沿和新趋势得出的科学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确立了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完成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科技创新倾注了极大心血,不论是国内考察还是出席国际会议,不论是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还是参加每年的全国两会,不论是为科学家颁奖还是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都一再聚焦科技创新,不遗余力地推动科技强国建设。从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到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从“三个面向”到“四个面向”……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发展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作出的一系列战略性、全局性谋划,形成了从思想到战略到行动的体系,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加快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方向路径是什么、科技资源如何优化配置、创新活力如何激发调动、科技成果如何高效转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提供了科学指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引领下,我国科技战线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高铁、北斗等一大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在促进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进一步凸显了支撑引领作用。

  2021年3月4日,国家航天局发布3幅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左图为其中一幅全色图像,由高分辨率相机在距离火星表面约330千米至350千米高度拍摄,分辨率约0.7米,成像区域内火星表面小型环形坑、山脊、沙丘等地貌清晰可见;右图为彩色图像,由中分辨率相机拍摄,画面为火星北极区域。 新华社发 国家航天局供图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科技创新任重而道远。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登高望远、深谋远虑,清醒指出我国科技领域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对我国科技在视野格局、创新能力、资源配置、体制政策等方面存在的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实事求是地进行梳理分析。比如,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技术研发聚焦产业发展瓶颈和需求不够、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科技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等等。这些问题多是科技领域长期存在的痛点难点,需要久久为功、下大力气攻坚克难。

  放眼世界,新一轮广度和深度都前所未有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许多国家都在努力把握机遇,力求掌握科技竞争的主动权,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处于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我国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才能掌握制高点和主动权,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如果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发出振聋发聩的告诫:“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有的历史性交汇期可能产生同频共振,有的历史性交汇期也可能擦肩而过。”

  “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使命感擂鼓催征,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发出响亮号召:“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让第一动力更强劲

  101.6万亿元!60%!

  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2020年,中国经济克服疫情影响,以极大的韧性逆势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大关,达到1015986亿元。其中,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4426亿元,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4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超过60%。这一亮眼的成绩单,再次有力诠释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实现了发展动力的换挡升级,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找准了突破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创新放在新发展理念之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部署的12方面重大任务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列在首位。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作用愈加凸显,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如何发挥好科技创新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提出两点原则要求:一是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二是通过补短板、挖潜力、增优势,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满足有效需求和潜在需求,实现供需匹配和动态均衡发展,改善市场发展预期,提振实体经济发展信心。

  当前,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把握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对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从3个方面对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指明方向:一是突出先导性和支柱性,优先培育和大力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产业体系新支柱;二是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三是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

  2021年2月2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总书记深情寄语航天科技工作者:继续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大自主创新工作力度,为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嫦娥五号任务突出彰显了中国自主创新实力,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典范。

  “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兴盛、民族自强的战略高度深刻论述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意义,深切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我们正处于由大向强的发展阶段,对从别人那里拿到关键核心技术,不能抱任何幻想;如果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强国建设就会成为沙滩上的城堡,经不起半点风浪。特别是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情势下,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必定受制于人,被卡脖子、牵鼻子。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总书记语重心长嘱咐科技工作者:“要增强‘四个自信’,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取得一批标志性科技成就。取得一批标志性科技成就对建设科技强国具有根本性带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发力方向:一是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科学问题的研究部署,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尽早取得突破,力争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创造更多竞争优势;二是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和总开关。基础研究薄弱是我国科技创新的突出短板,许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就在于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加强基础研究首要的是找准方向和目标,持续不断坚持下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基础研究的两大着力方向:一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二是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以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打通“最后一公里”,拆除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加大力度,2020年我国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总经费的比重首次超过6%,“从0到1”的突破越来越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对基础研究要健全稳定支持机制,大幅增加投入,力争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向世界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雪面高程为8848.86米。2020珠峰高程测量,将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应用于珠峰峰顶大地高的计算,获取了更长观测时间、更多卫星观测数量的数据;GNSS接收机、长测程全站仪、重力仪等国产仪器全面担纲,指标精度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图为2020年5月27日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队员在峰顶开展测量工作。 新华社特约记者 扎西次仁/摄

  ——加快推进工程科技创新发展。工程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发动机,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当今世界,新发现、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工程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任何一个领域的重大工程科技突破,都可能引发新的产业变革和社会变革。这一切,对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出了新的使命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既要有工匠精神,又要有团结精神,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经济建设和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工程科技问题,紧贴新时代社会民生现实需求和军民融合需求,加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打好主动仗。”

依靠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

  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重申这一理念,再次深刻阐述科技体制改革对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提出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科技体制改革主体架构已经确立,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形成了从法律、政策、措施到行动的完整落实体系。2015年出台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部署的143项改革任务已全面完成,一些改革举措已转化为国家的法律、政策,一些老大难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迫切需要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以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潜能。我国科技体制依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比如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强,科技创新资源分散、重复、低效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等。针对这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无比坚定地指出,“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并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出明确要求。总的就是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优化和强化技术创新体系顶层设计,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发挥好组织优势。

  2020年11月2日,湖南衡南双季晚稻试验示范基地传来消息:由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测产结果公布,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图为当日工作人员将稻谷装袋。 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摄

  ——发挥好企业创新创造生力军作用。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总体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围绕这一目标,总书记从几个方面提出要求:一是发挥市场导向作用,让市场真正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二是完善长效机制,带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蓬勃发展;三是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彻底打通关卡,破解转化的瓶颈。

  ——构建资源高效配置的国家创新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4点要求:一是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推动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大科学中心、国际科技创新基地的统筹布局和优化;二是加快建立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能力;三是加快构建军民融合发展体系;四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和科技评价机制改革。合理的科研经费分配使用制度和科技评价制度,能够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充分释放创新活力,反之则会阻碍科技创新。对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对科技评价制度改革,总书记强调,要“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这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改革方案,总书记要求继续坚决推进,“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

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人类面临的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我国既是倡导者,更是实践者。

  2020年以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国不仅将测定的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第一时间与各国分享,将总结出的有效检测方法和诊疗方案及早公布于世,与多国携手开展疫苗研发,更在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其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展现了大国的责任担当。

  “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科技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提出明确要求:“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主动布局和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挑战,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其他更多国家和人民,推动全球范围平衡发展。”

  近年来,中国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与多个国家建立创新对话机制、开展联合研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科技开放合作格局。围绕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从3个方面作出部署:一是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鼓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二是把“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为各国共同发展创造机遇和平台;三是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规则制定能力。

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2019年金秋,在新中国70华诞前夕,一场隆重的表彰大会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一一颁授勋章奖章。孙家栋、袁隆平、屠呦呦……这份国家最高荣誉名单中,科技创新领域开拓者和引领者的名字熠熠生辉。一枚枚勋章奖章,铭记着彪炳史册的功勋,激励着新时代创新者接力前行。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精辟论述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建设科技强国必须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

  我国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然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才评价制度的弊端所在:“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名目繁多的评审评价让科技工作者应接不暇,人才‘帽子’满天飞,人才管理制度还不适应科技创新要求、不符合科技创新规律。”总书记对除弊革新、完善人才评价制度提出3点要求:一是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二是注重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尊重和认可团队所有参与者的实际贡献;三是完善科技奖励制度,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改革,改变以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的做法,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近年来,有关部门针对科研人员反映强烈的问题,持续改革完善人才评价制度,出台一批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硬措施,不断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新的更加科学合理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针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3点管长远的要求:一是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二是构建完备的人才梯次结构,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三是加强人才投入,构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创新中国朝气蓬勃。科技工作者勇担使命,亿万中华儿女逐梦前行,正在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


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 发布人:
  • 时间:2022/8/23 17:22:36
  • 浏览次数:0次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脑科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以清洁高效可持续为目标的能源技术加速发展将引发全球能源变革,空间和海洋技术正在拓展人类生存发展新疆域。总之,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的原创突破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更多创新源泉,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当前,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我国科技在视野格局、创新能力、资源配置、体制政策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企业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瓶颈仍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我国技术研发聚焦产业发展瓶颈和需求不够,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还不够,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我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顶尖人才和团队比较缺乏。我国科技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科技体制改革许多重大决策落实还没有形成合力,科技创新政策与经济、产业政策的统筹衔接还不够,全社会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机制和环境有待优化。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现在,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有的历史性交汇期可能产生同频共振,有的历史性交汇期也可能擦肩而过。

  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第一,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墨经》中写道,“力,形之所以奋也”,就是说动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要通过补短板、挖潜力、增优势,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满足有效需求和潜在需求,实现供需匹配和动态均衡发展,改善市场发展预期,提振实体经济发展信心。

  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我们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要突出先导性和支柱性,优先培育和大力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产业体系新支柱。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数字经济。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第二,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只有自信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树高叶茂,系于根深。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要增强“四个自信”,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得有标志性科技成就。要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强化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加快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科学问题的研究部署,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尽早取得突破,力争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创造更多竞争优势。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要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以推动重大科技项目为抓手,打通“最后一公里”,拆除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

  工程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发动机,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既要有工匠精神,又要有团结精神,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经济建设和事关国家安全的重大工程科技问题,紧贴新时代社会民生现实需求和军民融合需求,加快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打好主动仗。

第三,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2014年6月9日,我在两院院士大会讲话中强调,推进自主创新,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围绕这些重点任务,这些年来,我们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科技体制改革主体架构已经确立,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2015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部署了到2020年要完成的143条改革任务,目前已完成110多条改革任务。在科技领域存在的多年来一直想解决但没有能解决的难题方面,我们都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同时,科技体制改革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强,科技创新资源分散、重复、低效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项目多、帽子多、牌子多”等现象仍较突出,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益不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产业化、创造市场价值的能力不足,科研院所改革、建立健全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创新型人才培养等领域的进展滞后于总体进展,科研人员开展原创性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激发出来,等等。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决心不能动摇、勇气不能减弱。科技体制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优化和强化技术创新体系顶层设计,明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激情和活力。要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发挥好组织优势。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要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让市场真正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完善政策支持、要素投入、激励保障、服务监管等长效机制,带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蓬勃发展。要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彻底打通关卡,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瓶颈。

  要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推动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大科学中心、国际科技创新基地的统筹布局和优化。要加快建立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决策机制,注重发挥智库和专业研究机构作用,完善科技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能力。要加快构建军民融合发展体系,完善军民融合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清除“民参军”、“军转民”障碍。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2016年5月30日,我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着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我们接连出台了几个重要改革方案,包括《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热烈欢迎。大家反映,这些改革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有的还没有完全落地,有关部门要认真听取大家意见和建议,继续坚决推进,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

  第四,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要深化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主动布局和积极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共同应对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挑战,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惠及其他更多国家和人民,推动全球范围平衡发展。

  要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提高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鼓励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要把“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合作建设面向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联盟和科技创新基地,为各国共同发展创造机遇和平台。要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规则制定能力。

  第五,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世上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一切创新成果都是人做出来的。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当前,我国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然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名目繁多的评审评价让科技工作者应接不暇,人才“帽子”满天飞,人才管理制度还不适应科技创新要求、不符合科技创新规律。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要注重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尊重和认可团队所有参与者的实际贡献。要完善科技奖励制度,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要通过改革,改变以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的做法,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一茬接一茬茁壮成长。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解决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构建完备的人才梯次结构,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加强人才投入,优化人才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构建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